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

题目描述

【题目】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和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在中国近代史上,走器物探索之路有什么意义?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3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

(思想解放)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这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袁腾飞讲中国历史》(下)

(3)未来“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这一运动的深入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新的征程)

材料四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综合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19世纪60年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民用企业。意义:引进先进技术,建立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人オ,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2)戊戌变法。(3)运动:新文化运动。新发展:传播马克思主义。(4)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1)根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创办的企业是军事企业;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企业是民用企业;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建立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2)根据材料二“1895年,北京13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戊戌变法。(3)根据所学知识,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根据所学知识,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