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2:56:24

阅读材料,完成下了要求。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了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针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提法,长沙市一中毕业的著名史学家黎澍指出:历史是人人的历史,所有的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他们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物;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财富的生产是创造历史的前提,物质财富的生产历史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它并不能代替在此基础上发生的一切领域的历史。

正如黎澍所说,过高夸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从而否认了一切高级的科学文化艺术作品的真正创造者一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的贡献。这种把人民群众同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对立起来的思想观点,在中国经过长期的传播,深入人心,甚至发展到了荒谬绝伦的地步。轻视知识,以无知炫耀,在‘文化大革命’中导致了千千万万青年如中疯狂,对学术文化进行了严重的践踏”。

——摘编自黄敏兰《百年学案 历史卷》

结合材料及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经济生产与文化创造”,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结合相关史实对该论点进行论述。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黎澎主要针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进行了评析,他认为所有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参与者,不能过分夸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否认高级科学文化艺术创造者的贡献,由此可知材料的观点主要是强调了所有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参与者,相关史实从经济方面可结合中国古代各种重要发明的出现,如水排的发明,各种科技著作特别是农业著作的撰写;从文化方面可结合百家争鸣到宋明理学,各个学派和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评分要求:论题既要涉及经济,又要涉及文化,不能只涉及一方面。阐述必须要有史实;必须要有两方面的关联。要求具有整体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不能达中国古代史之外的历史。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