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程)
材料二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三 (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材料四 (看中国数据——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
一、中国国民生产总值:
1978年:2683亿美元
2010年:58786亿美元
30间增长了20余倍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二、中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133.6元
1990年:686.3元
2010年:2253.4元
2016年:12363.4元
(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4)依据材料四的两组数据,归纳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根据“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千古巨变”是指鸦片战争,联系所学可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联系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济方面的重大失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伟大的历史转折是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并联系所学可知,分别体现的是农村改革和设立经济特区。联系所学可知,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等。(4)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促进了综合国力的增长,农民增收致富。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农村改革和设立经济特区;因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深入;加入WTO等。(符合史实,有理即可)(4)促进了综合国力的增长,农民增收致富。
相关试题
(判断题)商品的分类不能按照商品的化学成份划
(单选题)保护性看跌期权(protectiv
(单选题)关于精神分裂症孪生子的发病率,单卵
(单选题)黄体酮分子结构有()
【单选题】 婴儿代乳品中不得检出下列哪种成分
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能否有
到1930年夏,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已建立起大小
《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
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指数,指
Y型沟通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非常平等。()
职业道德是获得理财师资格认证的最后环节,也是
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有哪些( )
人像摄影的道具还可以起到()的作用。
适当的范围管理将有助于确保:(
我国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那么《权利法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论述了抗
楔键的顶底面是工作面。 ( )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时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2010
就侵入岩与围岩的关系来说,侵入者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