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日两国均为世界重要国家,中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

题目描述

【题目】中、日两国均为世界重要国家,中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二

1931年9月18日,和三十七年前的黄海之役几乎只差一天,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沟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东北军遵从中央指示没有抵抗。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材料三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中日关系呈敌对状态……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1)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遭受的哪次侵略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是对哪次事变的描述?该事变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事件。请举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

(4)材料四反映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今天,日本军国主义仍然阴魂不散,企图通过各种方式为侵略战争翻案,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对此,我们有什么认识。

 

答案解析

(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条约:《马关条约》(2)九一八事变;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3)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4)变化:从敌对到建立外交关系。认识:作为中学生,应勿忘国耻,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日本只有深刻反省战争罪行,才能真正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任意两点都行,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甲午中日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是对九一八事变的描述;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该事变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事件是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请举出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是: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四反映中日关系发生的变化是:从敌对到建立外交关系。今天,日本军国主义仍然阴魂不散,企图通过各种方式为侵略战争翻案,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对此,我们的认识是:作为中学生,应勿忘国耻,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日本只有深刻反省战争罪行,才能真正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