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
题目描述
【题目】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重要环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创深病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过去久被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手中开始成为一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40年代的经世之学与传统经世之学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变化。
材料二 甲午战后(六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已,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并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
(2)列举材料二中“反应有两种类型”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反应类型对于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途径的不同观点。
答案解析
试题(1)根据材料“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可知统经世之学的内容,“过去久被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手中开始成为一门学问“可知19世纪40年代的经世之学的内容为夷务。评价则着眼于它的出现背景、内容和作用来评价,结合所学作答。(2)根据材料“甲午战后(六年间)”,结合所学可知两大阶级做出反应,可知维新变法及义和团运动。根据题干分析造成危机的不同观点可知重点分析两次运动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作答,前者认为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制度落后,后者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
(1)变化:夷务成为近代经世之学的重要内容。(1分)评价: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化;主要学习西方的器物,抵御外侮;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分)(2)表现:维新变法及义和团运动。(2分)前者认为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制度落后,以及由此带米的国家贫弱。只有通过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国家富强,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后者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必须通过武力反抗将它们赶出中国。(6分)
相关试题
梁式桥现浇施工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支架进
78、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下列电池中不能充电的是()。A:镍镉电池B:
汽车乱停乱放,影响居民出行,堵路何时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税务机关作出
327. 327. 根据《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
计算机的内存容量通常是指()。
课堂问题行为虽然具有普遍性,但这些问题行为的
证券经纪业务包括( )。①通过证券交易所代理
东南侨乡说的是
绘制排比图最关键的是特征因子的( )
邮件更改是由()向()提出。
请简述指令性目标值的课程活动程序?
土壤是以()为主导的五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
某电焊工触电后,呼吸停止,应用()进行抢救。
按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
成语“堂堂正正”的韵母全是后鼻音
位于凤翔的秦公一号大墓墓主人是谁?
抹灰施工顺序先外墙后内墙,先顶棚、墙面后地面
《复活》的男主人公是聂赫留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