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矿井下空气中氧的主要来源有矿(岩) 壁、矿石和地下水中析出,

题目描述

多选题矿井下空气中氧的主要来源有矿(岩)壁、矿石和地下水中析出,以及地面空气中的氨随人风风源进入。通过通风排氧,可以稀释空气中的氨及其子体的浓度。采取控制氨源措施有(  )。 A.井巷工程应尽量避开采空区
B.加大循环爆破的岩石数量
C.采取喷射混凝土封闭岩壁
D.地下水归人水沟并用盖板盖严
E.将爆破的岩石及时运离井下

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A,C,D,E

根据国家标准《电离辐射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 和《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53—2011 的相关规定,当井下当氨及其子体的浓度超过卫生限值时,必须采取通风排氧、控制和隔离氨源等技术措施,并加强个体防护的防治方法。井下空气中氧的主要来源有矿(岩)壁、矿石和地下水中析出,以及地面空气中的氧随人风风源进入。通过通风排氛,可以稀释空气中的氨及其子体的浓度。控制氧源是井巷工程应尽量避开采空区(A) 和控制每次爆破的矿(岩)石数量(判断B 错误) ,并应及时将爆破的矿(岩)石及时运离井下(E) 。进风井(巷道)应设在无氨或其浓度较小的地方。隔离氨师、可采取喷射混凝土(或喷浆)封闭矿(岩)壁(C) ,地下水归入水沟并用盖板盖严(D) 。采取以上技术措施,可起到净化空气,降低氨及其子体浓度的作用。同时还应加强个体防护,缩短接触氨源时间和佩戴高效防护口罩等。故答案应选A 、C 、D 、E 。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