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70年前,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

题目描述

【题目】70年前,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

材料三: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3)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4)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感悟。

答案解析

(1)政治: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国共合作抗日,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2)南京大屠杀(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崇高气节等。(言之有理即可)(4)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人民抗战的结果;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抗战的结果;是坚持长期抗战的结果等。(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抗日战争时期的凝聚力主要指的是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了全民族抗战,这是在政治上的表现;在军事上的表现指的是国共在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作战。(2)根据材料内容“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可知,指的是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3)根据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体现出了张自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崇高气节等。言之有理即可。(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人民抗战的结果;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抗战的结果;是坚持长期抗战的结果。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