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2018年,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推动社会进步。2018年,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矛盾孕育危机)

材料一  六七世纪之交,中国重新统一,盛世局面再现。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进一步完善,建立了法制较为完备、文化发达的中央集权国家。此时,日本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前往中国学习。但日本国内贵族豪强疯狂兼并土地,部民制陋习严重,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经济发展缓慢。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改革?学习对象是谁(朝代名称)?

(2)当时主持改革的人物是谁?改革开始时,相当于我国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学习先进制度)

材料二:诏书规定: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调)。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为改革在经济上的规定,请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两项内容。

(改革取得效果)

(4)通过此次改革,日本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请你至少举出两例。

(5)此次改革,在该国历史上有何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从中有何感悟)

(6)通过此次改革学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或者有何认识?

答案解析

(1)大化改新;中国隋唐。(2)孝德天皇;唐太宗李世民。(3)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4)日本文字是借助于中国汉字发明的;佛教思想对日本文化的影响。(5)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6)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的事物,改革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

(1)据材料一“日本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前往中国学习”可知,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新,六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展大化改新。日本进行大化改新主要的学习对象是中国隋唐。(2)日本大化改新时在位的天皇是孝德天皇。大化改新开始于公元646年,此期间唐朝在位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3)由“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调)。”结合所学,大化改新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把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4)由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日本文字是借助于中国汉字发明的;唐玄宗时期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5)依据课本知识,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6)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事物,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我们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