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国防战略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

题目描述

【题目】国防战略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

材料一 1874年日本侵台。同期,西北新疆大部分被中亚浩罕国占据,俄国出兵占领伊犁。清廷与相关大臣商议。直隶总督李鸿章说:近年财政极其困难,欲振作有为,必须有全局战略……新疆不复,于国家总体无伤,海疆不防,则逼迫京津,危害极大,轻重缓急,自然分明。陕甘总督左宗棠说:海防、塞防并重,用兵西北不可撤。重新疆者保蒙古,保蒙古者卫京师,因此收复新疆可以与海防并举。

——摘编自王存胜《近代中国大战略求索》

(1)依据材料一,说出李鸿章与左宗棠在国防战略上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李鸿章重视海防的原因。

材料二 近代海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海防内容

1879年

海军营务处在天津成立,购买外国军舰、聘请外国教练等

1880年

天津电报局成立

1885年

在京师成立海军衙门

1888年

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大小舰船20余艘,先后在旅顺口、威海卫等地布置防务,修筑炮台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加强海防的措施。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否实现了海防安全。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本侵略,国共两党提出了杭日战略构想。

党派

抗日战略构想

中国国民党

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杭……越能持久,越是有利……我预料国际上总有新的发展,敌人自己国内也一定有新的变化,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有死中求生的一线希望。

                    ——1933年蒋介石在南昌军事整理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势力的事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成功的,必须准备花费长久的时间;不是少少一点力量可以成功的,必须聚积雄厚的力量……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决定这个持久性。

         ——1935年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3)依据材料三,说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日战略构想上的共同点。结合所学,说出中国共产党实践这一战略构想的做法。

答案解析

(1)李鸿章主张以海防为主,左宗棠主张海防、塞防并重。近代以来,列强多次从海上发动侵华战争,如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等。(2)建立海军;建设海军管理指挥机构;建设海防基础设施等。(写出两项即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说明清政府没能实现海防安全。(3)持久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并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写出两项即可)

(1)依据材料一的内容“李鸿章说:近年财政极其困难,欲振作有为,必须有全局战略……新疆不复,于国家总体无伤,海疆不防,则逼迫京津,危害极大,轻重缓急,自然分明。”“左宗棠说:海防、塞防并重,用兵西北不可撤。重新疆者保蒙古,保蒙古者卫京师,因此收复新疆可以与海防并举。”可知,李鸿章主张以海防为主,左宗棠主张海防、塞防并重。李鸿章重视海防的原因是因为近代以来,列强多次从海上发动侵华战争,如: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等。(2)依据材料二表格信息可以概括出清政府加强海防的措施有:建立海军;购买军舰,聘请外国教练;建设海军管理指挥机构;建设海防基础设施等。在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清政府没能实现海防安全。(3)依据材料三的内容“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杭……越能持久,越是有利”和“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决定这个持久性。”可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日战略构想上的共同点是持久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实践持久战这一战略构想的做法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并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