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5-30 04:35:51

公平正义不仅是一个主观认知的问题,也是一个客观的可选择性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

公平正义不仅是一个主观认知的问题,也是一个客观的可选择性问题;不仅是一个静态的问题,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认知问题上,我们需要通过媒体、舆论构建一个基本的社会认同。从客观的角度看,社会体制应该提供让人们各得其所的路径选择机会,比如,当有的人在接受普通高等教育上不能得到满足时,他可以转向职业技术教育;当有的人不愿意接受特定工作岗位时,他有机会享受失业保险的担保。也就是说,社会体制应该在某个时间和空间中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人们的要求,即使当人们在这个时空结构中暂时得不到满足,难以达成公平正义时,理想的社会体制也应该可以给他创造条件,让他看到希望,能在后续的某个时空结构中享受公共产品的阳光。 这段文字意在阐述(    )。
A:公平正义的本质属性
B: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C:公平正义是可以被建构的
D:公平正义实现的重要途径

答案解析

首先文段通过“认知问题上”和“客观的角度”即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紧接着,“比如”一词之后具体举例,来论证如何在客观上实现公平正义。最后总结想强调的是公平正义是需要社会体制在某个时间和空间中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人们的要求的。通过这种方法,即使难以达成公平正义,“理想的社会体制也应该可以给他创造条件,让他看到希望”。由此可见,文段的主要内容就是想强调如何实现公平正义。B项为文段中心内容的同义替换,故B项当选。 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提及公平正义的“本质”,故A项排除。
C项,文段有构建公平正义的意思,但并非文段的重点,故C项排除。
D项,“重要”一词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故D项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答案:B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