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统一的国家有助于集中国家力量,完成大事业。

题目描述

【题目】统一的国家有助于集中国家力量,完成大事业。

材料一

材料二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1)写出材料一图1器物名称。图2所示的长城在秦朝时主要为了抵御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在当时的条件下,完成材料所示的工作(或工程)需要哪些条件?(写出一点即可)

(2)写出材料二“……”处省略的工程名称。这一工程是什么时期谁主持修建的?从材料看,这一工程对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3)观察材料三丝绸之路示意图,写出空白方框所示的起点是哪里?哪一路段处在连接中原与西域、北部草原与雪域高原的“十字路口”?西域都护府所在区域的字母代码是ABC中的哪一个?哪一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答案解析

(1)名称:司母戊鼎 。民族:匈奴。条件: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国家财力的支持等等。其它符合史实,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得分。(2)名称,都江堰。时期人物:战国时期 李冰。影响: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摘抄原文“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也可得分。(3)起点:长安。路段:河西走廊。字母代码:C 。事件:张骞通西域。

(1)根据材料一图1“迄今世界出土最重的青铜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秦朝时期,为抵御北方匈奴的进攻,秦朝修筑了万里长城。在当时的条件下,完成材料中所示的司母戊鼎的制作和长城的修建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国家财力的支持等等。(2)根据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空白处反映的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所以空白处是长安。河西走廊路段处在连接中原与西域、北部草原与雪域高原的“十字路口”。西域是今新疆地区,西域都护府所在区域是巴音郭楞西北部的轮台县,在图中的字母代码是C。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