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5:23:53

近现代中国人民经历了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近现代中国人民经历了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而前仆后继,先后走过了“日本人的路”、“美国人的路”、“苏俄人的革命道路”、“自己的革命道路”、“苏联的建设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二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请回答:

(1)我国通过“一五”计划建设,使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指出当时的工业发展战略方针是什么?列举这期间我国建成投产的两个大型企业的名称。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含义是什么?从这一转变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答案解析

整体分析:材料以“近现代中国人民经历了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为主题,联系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历程,到改革开放后,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说明:中国发展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更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符合中国的发展道路。(1)联系所学“一五”计划的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工业增速超英赶美”主要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3)含义:经济体制“模仿的”社会主义指学习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由“模仿的”到“中国特色”体现了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先后走过了“日本人的路”、“美国人的路”、“苏俄人的革命道路”、“自己的革命道路”、“苏联的建设道路”,说明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经验。

(1)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名称: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2)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含义: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借鉴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