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开展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采用了内外业分工的作业模式
题目描述
某城市开展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采用了内外业分工的作业模式。外业部门在获取内业部门根据DOM采集得到的地表覆盖数据后,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分析。在数据的分析过程中,作业人员发现内业提出的问题图斑相对集中,针对内业采集中遇到的问题图斑和问题要素进行了线路规划,按照要求进行了外业的调查与核查工作。在调查路线沿线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地表覆盖合地理要素进行了核查,按照要求采集了遥感解译样本,作业中发现区域内部分地区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实地发生了非季节性变化,与遥感影像已经不匹配,需要进行外业实地补测。[问题]1.简述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与核查工作的主要内容。2.所述案例中,外业部门进行的线路规划是否合理。3.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补测补调可采用的方式。
答案解析
1.简述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与核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地表覆盖分类调查与核查、地理国情要素调查与核查、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补测补调、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采集。
2.所述案例中,外业部门进行的线路规划是否合理。
不合理。在线路的规划过程中,除考虑内业采集遇到的问题图斑和问题要求之外,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1)调查路线的规划应全面反映工作区内的各类地表覆盖特征和地理要素分布特征,在分布上应贴近覆盖类型分布的趋势。
(2)野外工作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以及人力等诸多因素的条件限制,调查路线应根据工作区域的交通情况进行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规划合理、可行的调查路线。
(3)利用现有基础数据资料和收集的权威专题资料。对资料丰富的区域,应当充分利用已有资料进行核对和验证。
3.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补测补调可采用的方式。
一共有以下三种方式可以采用:
(1)新增或变化的图斑或要素,在底图影像上可以直接定位的,采用图上标绘和图外注记的形式进行调查。
(2)当底图上无法对新增或变化的图斑或要素进行准确定位时,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测量手段和测量设备进行实地定位,采集变化范围。
(3)对于新增的、无影像支持的大面积复杂区域无法实地补测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底图上示意性标绘出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的属性、范围,或用文字及特殊标记标注,以利于后期进一步收集其他资料补充采集,或根据统一的生产安排,开展外业补充调查。
相关试题
期望项目最终能够达到的质量等级的是( )。A
工程测量控制网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依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竖曲线是连接不同
工程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
为满足测量成果的一测多用,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
海道测量时,测深线间隔超过规定间隔( )时应
海图按内容可分为普通海图、( )、航海图三大
关于正常重力公式γ=γ0 -0. 306H,
GPS控制网技术设计的一般内容包括( )。A
在某城市数字城市化项目中,( )对该测绘项目
GPS网测量项目结束应上交的资料包括( )。
对计量检定人员的禁止性规定包括( )。A违反
下列选项中,属于成果与服务类标准的是( )。
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 )引起的。A大
根据《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管理办法》,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市市政管理数据库建设任务,
下列选项中属于注册测绘师的执业范围的是( )
花园新城2号地块1#、2#、3#楼,总建筑面
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的理论值( )。A总为0B
1.任务概况××市新老城区之间有宽阔的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