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3 22:30:55

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不断改变世界面貌和人们生活。阅读下

题目描述

【题目】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不断改变世界面貌和人们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材料二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施复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2)材料中反映我国明朝时期经济领域出现什么新变化?

(3)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中国近代企业除表中所列之外还有哪一类?举出代表性的两个企业。中国第一家民办机器厂发昌机器厂是方举赞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上海创建,此厂创办的主要原因条件有哪些?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演变;从小农经济的特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近代企业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1)根据材料“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和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根据材料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小农经济的特点。(2)材料“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体现出雇佣劳动关系,这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上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中国近代企业还有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上海的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1)小农经济特点: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农民负担沉重;十分脆弱。(2)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企业,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创办原因:外资企业,洋务企业的刺激、诱导,自然经济解体较早(最早开辟为通商口岸)上海商品经济较为活跃、地理位置优越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