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6:37:30

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

题目描述

【题目】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族主义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材料二  民权主义……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成长和活动轨迹,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民族主义从材料一中“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的信息来填写;民权主义从材料二中“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采直接民权之制”并结合所学进行填写。提示如下:①民族独立;和平共处;②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③考试、监察(纠察)二权。④三权分立原则;⑤五权宪法:实行直接民权制度。(2)依据从材料二中“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并结合所学可以从接受传统教育的途径以及后来游历欧美日等受西方思想影响的角度分析作答。概括如下:幼读私塾,接受传统教育;游历欧美日等,受西方思想影响。

(1)①民族独立;和平共处;②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③考试、监察(纠察)二权。④三权分立原则;⑤五权宪法:实行直接民权制度。(2)幼读私塾,接受传统教育;游历欧美日等,受西方思想影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