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3:35:47

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新生

题目描述

【题目】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新生

(文化遗产的发现)二十世纪初,明清档案、殷墟甲骨、敦煌藏经洞文书、居延汉简的相继发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

 

 

(1)请你按照文化遗产形成的时间,为材料中的四个发现排序(只填写序号即可)

 

 

(2)仿照示例,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上述发现中任选一项,介绍其史料价值。(抄写示例不得分)

(要求:时空定位准确,角度归纳合理,不能照抄材料。)

(示例)居延汉简为研究汉代西域地区政府管理制度、百姓经济生活和科学文化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文化遗产的保护)

 

 

(3)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O”。

①故宫文物南迁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②文物迁移的路线与日军的进攻有关。

③为防止文物流失,文物一律集中迁徙。

④文物迁徙沿途得到民众的大力保护。

⑤文物南迁在文物保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遗产的新生)

2019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观众漫步宫墙上观灯,听畅音阁传来的戏曲声,赏投影在金色琉璃瓦上的《千里江山图卷》等绘画作品,充分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4)让古老的文化遗产获得新生,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当代人的使命。请选择北京的一处文化遗产,设计一场主题展示活动。

答案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明清档案反映的是14---20世纪的明清时期、殷墟甲骨反映的是商代历史、敦煌藏经洞文书反映的是隋唐历史、居延汉简反映的是汉代历史,故按照文化遗产形成的时间排序是②④③①。(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档案为研究明清时期统治政策、对外交往及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重要的资料;敦煌藏经洞文书为研究4-11世纪宗教、科技、文化及社会生活提供重要的资料,体现了丝绸之路上不同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3)①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故宫文物南迁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直接从材料得出的,括号内划“正确’。②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文物迁移的路线与日军的进攻有关,直接从材料得出的,括号内划“正确’。③依据材料信息看在,为防止文物流失,文物一律集中迁徙。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括号内划“错误”。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文物迁徙沿途得到民众的大力保护。材料没有涉及,括号内划“O”。⑤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文物南迁在文物保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直接从材料得出的,括号内划“正确’。(4)开放性题目,符合答题要求,具有操作性,且不会对文物造成破坏。

(1)②④③①(2)明清档案为研究明清时期统治政策、对外交往及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重要的资料;敦煌藏经洞文书为研究4-11世纪宗教、科技、文化及社会生活提供重要的资料,体现了丝绸之路上不同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3)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〇⑤正确(4)言之有理即可(要求所选主題活动符合答題要求,具有操作性,且不会对文物造成破坏)。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