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

题目描述

【题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

某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开展“学习宣传民法典”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资料整理)

材料一:民法典诞生记:

时间

重要事件

2014年11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6年3月4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发言人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从做法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

2017年3月15日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018年8月27日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2018年12月23日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合同编草案二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

2019年12月28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20年5月28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材料二: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教育,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基本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问题探究)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向学校推荐两个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的有效方法。

(法条解读)

(3)假如你是民法典宣传员,请你就民法典第四条划线部分对群众进行解读。

答案解析

(1)立法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法典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享有最高立法权。(2)知识竞赛。民法典宣讲活动。(3)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主要的意思是: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平等;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的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受到追究。

(1)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等相关知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这说明了立法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发言人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从做法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这说明了民法典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这说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说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据此作答。(2)本题考查加强民法典教育的活动形式。可以围绕知识竞赛、民法典宣讲活动等方面作答。(3)本题考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其中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根据教材内容,围绕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如果违法犯罪,平等地受到追究等方面作答。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