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下面是某历史网站就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政策的图片展,从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与图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对农民有何意义?
(2)党和国家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分析图二信息,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哪一年?通过何种方式完成的?
(3)图三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简单说明理由。
(4)由图四看出,党和政府的“三农”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土地改革;意义: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2)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不正确;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出任意一点,符合题意亦可)(4)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的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58年,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所以人民公社制度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中共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所以党和政府的“三农”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相关试题
赤潮的颜色都是红色的吗?? 答案
【单选题】 病人道德义务是【】(医卫考试,卫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
传声器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单选题】 天然气调压计量站过滤器压差范围为
要想在现代职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打造自己的“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东溪梅尧臣行
右图中,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
产业界长期处在“技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
哪一年最先发生“卖粮打白条”的情况?()
白大褂在19世纪末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它能有效
《中日渔业协定》.何时正式生效?()
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是
在日常组织六熟悉训练时,如何检查湿式自动喷水
社会救助的特征不包括()。
基金管理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具体体现为( )
评价中心最具特点、最具典型性的测评技术是()
配线子系统缆线应采用非屏蔽或屏蔽4对双纲电缆
“五险一金”指的是五种社会保险以及一个公积金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