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一

题目描述

【题目】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经略海洋──中国篇】

郑和下西洋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1874年《江苏巡抚吴元柄奏议》

【角逐海洋──世界篇】

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疆域图

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海权觉醒──发展篇】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2016年9月12日~19日在中国南部海域的领空、海岸和水上区域举行。此次联演的课题确定为“海上联合防卫行动”,演习将包括联合防空、联合反潜、联合反舰、联合防御、联合登陆等科目。【和谐海洋──启示篇】海纳百川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华之一,体现了包容并蓄的美德,……构建“和谐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和平走向海洋、建设“强而不霸”的新型海洋强国,已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海洋文明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和红海沿岸。与材料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洋务派是如何做的   ?(2)写出促使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关键战役的名称。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推动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因素是什么?(3)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何时?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海防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根本原因。(4)综合以上探究,请你就如何构建和谐海洋提一条建议。

答案解析

(1)非洲东海岸;先后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2)布匿战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率先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3)1949年4月;中国综合国力增强。(4)崇尚和谐、爱好和平、以和为贵等。

(1)据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图示内容,结合所学可知,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据题干材料“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1874年《江苏巡抚吴元柄奏议》”结合所学可知,为加强海防,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2)据题干《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疆域图》,结合所学可知,为争夺地中海的霸权,罗马与北非的商业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从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迦太基被罗马攻陷,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据题干材料“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结合所学可知,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确立起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并于18世纪60年代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使英国迅速发展为强大的工业强国,为开辟国外市场,英国对外大肆侵略,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3)据材料“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2016年9月12日~19日在中国南部海域的领空、海岸和水上区域举行。此次联演的课题确定为“海上联合防卫行动”,演习将包括联合防空、联合反潜、联合反舰、联合防御、联合登陆等科目。”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成立于1949年4月。由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所以中国海防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根本原因。(4)据题干材料“海纳百川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华之一,体现了包容并蓄的美德,…构建‘和谐海’,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和平走向海洋、建设’强而不霸’的新型海洋强国,已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海洋文明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具有和谐文化的优良传统,如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体现等,这都是构建和谐海洋最深厚的文化根基;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是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海洋的文化原因等。学生可围绕崇尚和谐、爱好和平、以和为贵等方面作答即可。所以答案是:(1)非洲东海岸;先后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2)布匿战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率先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3)1949年4月;中国综合国力增强。(4)崇尚和谐、爱好和平、以和为贵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