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70年的峥嵘岁月,近7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

题目描述

【题目】    近70年的峥嵘岁月,近7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淀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主题展开了合作探究活动,请你也加入到他们的探讨活动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巩固政权)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取得成就)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953年农轻重

比例(%)   

1957年农轻重

比例(%)

1953—1957年平均

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 5   

4.5

轻工业

29.6   

29. 2   

12.8

重工业

17. 6   

27. 3

25. 4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计划?

(继续探索)材料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农业的合作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使全体农民走向幸福生活的唯一正确道路。

(3)材料三中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是什么?三大改造完成后,使中国建立了什么制度?

(探索失误)材料四: 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几次波折”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两个严重的失误,是“大跃进”和什么运动?

(5)(以史鉴今)历史的借鉴、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得到的,需要理解、感悟和反思历史。请说说你从上述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

答案解析

(1)封建土地制度(2)重工业  “一五”  计划 (或第一个五年计划)   (3 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或走合作化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4)人民公社化运动(5)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注意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稳中求进。(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1)根据材料“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所以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2)根据材料二的表格数据可知,重工业发展最快;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到1957年实行的一五计划(或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3)根据材料三“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农业的合作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所学可知,对农业的改造形式是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或走合作化道路);三大改造的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共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我国八大二次会议后,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两个严重的失误分别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的经济困难。(5)本题为开放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注意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稳中求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