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战国时期的赵国,诸侯压境,胡骑骚扰,人称“四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 战国时期的赵国,诸侯压境,胡骑骚扰,人称“四战之国”。赵武灵王即位后,欲效法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改革。然而,守旧贵族指责其“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赵武灵王努力争取元老重臣的支持,并以“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批驳守旧势力,最终“易胡服,习骑射”,一举扭转了赵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南北朝时期,北魏结束了黄河流域长期的政治大动乱,但鲜卑族拓跋部仍是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孝文帝亲政后,实施了迁都洛阳、禁胡服穿汉服、说汉语、改姓汉姓、与汉族通婚、尊儒崇经和改行汉族典章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史称“斯文郁然,比隆周汉”。
——摘编自华盖《“胡服骑射”与“全面汉化”—―赵武灵王和魏孝文帝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改革在背景和内容方面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上述改革在促进民族交融方面的不同意义,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解析
(1)相似:根据“战国时期的赵国,诸侯压境”“南北朝时期,北魏结束了黄河流域长期的政治大动乱”得出政权并立(边境压力),根据“守旧贵族指责”,结合所学得出旧贵族阻挠,根据“赵武灵王努力争取元老重臣的支持”得出统治者锐意改革,根据“易胡服,习骑射”“穿汉服、说汉语、改姓汉姓、与汉族通婚、尊儒崇经和改行汉族典章制度”得出移风易俗。(2)意义:根据“效法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改革”得出赵武灵王改革是中原华夏民族学习游牧民族的典范;根据“孝文帝亲政后,实施了迁都洛阳、禁胡服穿汉服、说汉语、改姓汉姓、与汉族通婚、尊儒崇经和改行汉族典章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得出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北方游牧民族积极汉化的典范,而且更为全面、深远地推进了民族交融。认识:可从民族交融是双向性的,民族交融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民族交融推动社会进步等角度分析总结。
(1)相似:背景上,政权并立(边境压力)、旧贵族阻挠、统治者锐意改革;内容上,移风易俗。(2)意义:赵武灵王改革是中原华夏民族学习游牧民族的典范;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北方游牧民族积极汉化的典范,而且更为全面、深远地推进了民族交融。认识:民族交融是双向性的;民族交融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民族交融推动社会进步。
相关试题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 )。-答案
4855 下列中以下属于人工合成色素的是()
8875 张某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在小区设
外出就餐要注意就餐环境卫生、餐具清洁度,不吃
司马光评价汉武帝时说: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
黏土看上去似乎是一种肥沃度差、由多种矿物质组
关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凭证必填内容的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
CA6140车床开合螺母机构由半螺母、___
期间
猪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则寄生于肌肉中。
袋式收尘器的工作原理
止回阀依靠阀芯前后流体的( )自动启闭。
白肋烟C1的品质规定是什么?
夏季旅游时,如表皮擦伤,出血不多,导游应协助
发动机异响通常与发动机的()和工作循环有关。
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的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