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题目描述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指的是农业集体化运动,与农业集体化运动相似的做法是人民公社,故D项正确;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与农业集体化没有联系,故排除。
同上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相关试题
9956 下列不属于当下粤剧名家的是()。A
5827 防风、羌活、藁本、苍耳子均能A、祛
全球传播具有中心化、工具化等特征。()
(单选题)施工方案是投标报价的一个前提条件,
2008年1—4月我国完成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
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根本因素是
“烽火、狼烟”“驿站”“信鸽”是古代社会人们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儿女的精神品质不断
当北京时间为2011年10月10日12点时,
【单选题】 男性,47岁,查体发现肝硬化5年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致力于解释:
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
该设备安装过程中涉及到的会计科目为( )。
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是被保险人的(
开发者通过()网站自主寻求解答途径。
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一样可以用来防范病毒和威胁(
阳水
关于参展员工培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