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02:39:13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推

题目描述

【题目】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推进生态之城建设,让城市更具韧性、更可持续,拥有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更加怡人。

根据材料信息,运用经济常识,预测2017-2020年上海市PM2.5(细颗粒物)与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变化趋势(以续画图表来表示),并从科技的作用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解释原因。

答案解析

本题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的内容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问题,包含两个小问,考查学生读图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第一个小问,要求根据材料信息,运用经济常识,预测2017-2020年上海市PM2.5(细颗粒物)与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变化趋势(以续画图表来表示)。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预测上海市环境会更好,PM2.5(细颗粒物)会下降,因此表示蓝色的细颗粒物折线应向右下方画,但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会上升,因此表示黄色的折线应向左上方画。本题第二个小问,从科技的作用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解释上述变化原因,可将问题转化为科技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上。一方面,上海要推进生态之城建设,必然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内生动力科技创新,因此上海必然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能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上海市PM2.5(细颗粒物)必然成下降趋势。

续画折线图:上海市PM2.5(细颗粒物)下降,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上升。上海要推进生态之城建设,让环境更加怡人,必然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质量型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驱动力是创新,重要途径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海必然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推行文明生产和清洁生产,减少排放,上海市PM2.5(细颗粒物)必然成下降趋势。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