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2:43:12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曾长期世界领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曾长期世界领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材料二 “其余坊巷市井, 买卖关扑(赌博),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 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三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 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 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发展呈现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根源。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解析

(1)模式与特点:由材料“昼出耘田夜绩麻”“儿女各当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特点:由材料“坊巷市井……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可知,城市布局上市、坊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由材料“四时皆然”可知,商业兴盛,市场繁荣;由材料“买卖关扑,酒楼歌馆”可知,有饮食、娱乐等服务设施。根源:结合所学可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进行分析。(3)特点:由材料“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可归纳为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由材料“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可归纳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而官营手工业相对衰落。

(1)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特点:城市布局上市、坊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城市经济职能增强(或答商业兴盛,市场繁荣);有饮食、娱乐等服务设施。根源: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3)特点: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官营手工业相对衰落。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