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的发生是以人工驯化动物和栽培植物为最初契机和根本标志的。它的出现,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上人类时于自然界动物和植物和生态环境操纵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农业经济使得人口以较大规模地聚居,从而可以利用集体的能力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哪些农作物的国家(举出两种农作物)?
(2)根据材料二中图片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后期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中,图片二展示的是哪一古代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这座综合性水利枢纽发挥着哪些方面的作用?
答案解析
(1)粟、水稻。(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3)都江堰;李冰;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
(1)依据材料一:“农业的发生是以人工驯化动物和栽培植物为最初契机和根本标志的。”可知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驯化动物、种植作物;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2)依据材料二图片一:春秋时期铁制工具,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3)依据材料二图片二文字:岷江、都江鱼嘴、内江、飞沙嘴,可知反应的是都江堰,结合课本所学,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都江堰是一座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僅”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相关试题
【单选题】 风邪多挟寒挟热,反映了六淫的哪一
(单选题)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被
滑雪过程中侧身摔倒的做法是什么?答案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
【单选题】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
有A、B两瓶混合液,A瓶中水、油、醋的比例为
【标准答案】9.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
201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795万,再创
下列关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销售服务、无形资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长期持续收看电视暴力节目,可能会引发或强化儿
精馏是利用混合物中组分()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
节能的途径除了节能技术应用外还有什么?
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 12/10 万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揭示
属于转移支付的实际征地费用主要是()。
关于结肠正常影像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天轮用于支持钢丝绳,并起()作用。
解剖学中基底神经节的结构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