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习近平主席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

题目描述

【题目】习近平主席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辉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一(西周的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材料二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钢雀春深锁二乔。(注∶ 折戟沉沙一词形容失败惨重。)

——杜牧《赤壁》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三 (秦始皇先后三巡琅琊,今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百姓)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这里的“鼎”象征着什么?这一规定体现出西周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谁曾在此地遭受火攻而“折戟沉沙”?  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琅琊刻石上最有可能是何种字体?图片中的作品由谁撰写的?写出该作品的史学地位及记载的历史时段。

(4)综上所述,你认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有什么意义?

(5)文物是民族传承发展的见证。请你就文物的保护或合理利用拟定一条公益广 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

答案解析

(1)国家权力或身份地位。社会等级严格。(2)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小篆。司马迁。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从費帝到汉武帝。(4)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以史为鉴,提供精神动力。(2点言之有理)(5)(宣传语略,言之有理即可)

(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 这里的“鼎”象征着国家权力或身份地位;第二小问:这一规定体现出西周社会等级严格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图片描述的是赤壁之战,曹操曾在赤壁遭受火攻而“折戟沉沙”;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琅琊刻石上最有可能是小篆,因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更好的进行统治,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行的文字;第二小问:图片中的作品由司马迁撰写的《识记》;第三小问:《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4)综上所述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认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以史为鉴,提供精神动力。(5)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文物的保护或合理利用,我拟定的公益广告词是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继承中华文化,传承时代文明。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