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2:19:24

科技与战争是人类重要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科技与战争是人类重要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1)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并用20世纪初的史实加以印证。

材料二1945年12月10日,爱因斯坦发表了题为《赢得战争不等于赢得和平》的演讲,表达了科学家的道义责任。他说:“今天,参加过研制这种历史上最可怕、最危险的武器的物理学家,不说是犯罪,也是被同样的责任感所烦恼……我们之所以曾经帮助创造这种新武器,是为了预防人类的敌人比我们先得到它……。”

爱因斯坦(针对核问题)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

(2)爱因斯坦对待核问题的态度前后貌似矛盾,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据此评价爱因斯坦。

材料三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部分武器

(3)根据以上图片,分析海湾战争的特点及对中国国防建设的影响。

答案解析

(1)从材料来看梁启超的观点应该包括两个,一个是科技带来物质进步,另一个是科技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史实是很多的,但一定要注意“20世纪初”这个时间的限制即可。(2)由材料“我们之所以曾经帮助创造这种新武器,是为了预防人类的敌人比我们先得到它……”“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和“赢得战争不等于赢得和平”,可见爱因斯坦对待核问题的态度的原因是: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原子弹给人类生存造成威胁,战后核军备竞赛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由此可见,爱因斯坦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活动家。(3)由图片可知,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海湾战争是中国进一步认识到高科技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传统战争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从此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

(1)观点:科技带来物质进步; 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观点:科技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否定科学万能论);史实:科技应用于战争,大大增加战争的破坏性。(2)原因: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原子弹给人类生存造成威胁,战后核军备竞赛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评价:爱因斯坦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活动家。(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3)特点: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影响:中国传统战争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从此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