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0:38:20

学法用法与法同行

题目描述

【题目】学法用法与法同行

法律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情境一:丁丁在网上发现一款学习软件,下载该软件过程中,网络平台除了要获取姓名、年龄、身份证号、QQ号、手机号等信息外,还要求开通自动定位权限。

(1)你认为丁丁应该提供这些信息吗?请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情境二:一天傍晚,丁丁放学回家。刚进单元门,楼道里一股刺鼻的煤气味让他警觉起来,他立刻挨家挨户查找气味源头,最后锁定在302户。该户没人在家,而车停在楼下,丁丁和邻居们都没有房主的联系方式……机智的丁丁想方设法,最终避免了一场火灾!众人纷纷为他点赞。

(2)丁丁可以用哪些办法避免这场火灾?

(3)丁丁的行为维护了该楼居民的哪些权利?

(4)通过这件事,丁丁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准备利用暑期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帮丁丁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题目。

答案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隐私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根据所学,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作为公民要增强隐私意识,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题文中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属于公民个人隐私,所以平台的要求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表现,丁丁不应当提供这些信息,理由从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角度回答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面对火灾,丁丁可以打电话报警,也可以从楼下房主的车上找到该户的联系方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财产所有权和生命健康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题文中丁丁帮助邻居躲过火灾,既保护了邻居的财产,也维护了邻居的生命安全,所以从财产权和生命健康权回答即可。(4)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不应当。我国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公民姓名、年龄、身份证号、QQ号、手机号等信息属于公民个人隐私。平台要求获取姓名、年龄、身份证号、QQ号、手机号等信息,要求开通自动定位权限,侵犯公民隐私权。(2)打电话报警。(3)财产权、生命健康权。(4)关注安全隐患,维护群众安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