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是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阅

题目描述

【题目】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是实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俄的社会主义思湖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材料三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建国以后不仅顶住了西方国家的种种压力,而且抵制了苏联的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强调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只能由本国人民自己来寻找、创造和决定,任何人都无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

——薛汉伟《中国率先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条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是什么态度?并概括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国家模式认同有何变化?1928年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我们党在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指导下取得了哪些成就?为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适合本国特点”的措施?

(4)综上所述,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维护的态度。原因:缺乏自由劳动力(或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限制国市场扩大(农民无力购买工业品)。(2)变化:西方模式到苏俄模式(或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井冈山道路(或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革命道路)。(3)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等。措施:实施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等。(4)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勇于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要借鉴他人经验,但决不能全盘照搬等。

(1)第1问:根据材料 “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可知彼得一世坚定维护农奴制度。第2问:根据材料“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可知,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在于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并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2)第1问:概括材料二可知,中国人的国家模式认同从寻求西方模式转为学习俄国革命模式。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指导下,我国在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在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3-1956年期间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上述材料分别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改革和近现代中国革命道路、建设道路的探索出发,启示我们:首先,改革是强国之路,因此要坚持改革开放。其次,在探索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第三,国家建设要坚持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第四,国家今天建设成就斐然,因此要坚持党的领导。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