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创新)
材料一:
学派
代表人物
儒家
孟子、荀子
道家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
……
(技术创新)
材料二:
(政策创新)
材料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七年级《中国历史》
(制度创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何种局面?儒家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那时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出现于何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三反映哪一事件?得到谁的支持?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事件有何关系?最能反映该事件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措施是什么?
(5)请你谈谈对创新的认识。
答案解析
(1)百家争鸣;孔子;“仁”(2)牛耕;春秋后期;促进生产力发展(3)商鞅变法;秦孝公:因果关系;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4)建立县制(5)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
(1)第一问依据材料图表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儒家创始人是孔子;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2)第一问依据材料图片信息可以看出那时是使用牛耕;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春秋后期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促进了生产力发展。(3)依据材料信息“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使用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实行变法与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故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事件有因果关系;第四问依据所学可知,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最能体现变法性质。(4)依据材料关键词“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的建立县制。(5)开放性题目,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
相关试题
8370智慧树知到《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社会》2
5007 简述桧柏的形态特征及繁殖技术要点2
8.心房纤颤时,左心房内的球形血栓是() [
(判断题)利润表反映了公司报表日的获利水平,
(单选题)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
(多选题)商业银行执行表内资产负债匹配,通过
1/243,2/27,4/3,24,()。A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
下列各组词语中的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答案
处于优化资本结构和控制风险的考虑,比较而言,
下列不属于是学者从整个企业文化的宏观视角来探
第()届冬季残疾人奥运会2014年3月7日在
述故障停机条件。
中国革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政
“文革”期间,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
照明灯具输入端的端电压不宜大于其额定电压的(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持续喷水时间,应按火灾延续
史学双璧:()和()
试述酵母菌菌落的特征?
确定屋面防水卷材采用搭接法铺贴时,其搭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