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19:34:41

    材料:2019年6月以来,我国粮食持续下降。玉米价格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2019年6月以来,我国粮食持续下降。玉米价格平均下跌10%以上,小麦在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有分析认为,我国粮食丰收产量增加是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原因,粮食价格下降,而对粮食的需求并未大幅度增长,也使得粮价下降后未能反弹。预计粮价大跌使得全国农民的收入负增长,预计农村消费总量将会下滑。然而优质小麦的价格却居高不下,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人们对饮食品质要求与日俱增,对优质小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果农民种植能够改变小麦优杂混种混收的现状,普遍种植优质小麦,农民的粮价会更有保障。

运用“生活与消费”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生活的道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注意原理加材料分析,单纯原理或者材料分析只得该点部分分。)

答案解析

本题为体现类主观题,作答时首先:定点,明确考查的知识点,回顾相关知识点。其次:联系,审读材料,在材料分析时要注意分层次,抓关键句。最后:梳理、作答。将材料信息与考察知识点对照,作到观点与材料结合。本题为体现类主观题,要求学生运用“生活与消费”的知识说明材料体现的经济生活的道理。根据材料信息“我国粮食丰收产量增加是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原因”,说明供求影响价格。“预计粮价大跌使得全国农民的收入负增长,预计农村消费总量将会下滑”,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人们对饮食品质要求与日俱增,对优质小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说明生产者要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的产品。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重要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其他因素货币供应量。若货币供应量超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上涨;反之则物价下跌货币本身的价值降低,则商品价格上涨;反之则价格下跌流通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国家经济政策。如国家的增税或减税、利率的提高或降低、对某些商品的价格补贴、农产品收购保护政策等,也会影响价格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会导致价格失灵

①供求影响价格。粮食丰收、库存量和进口量的增加使粮食的市场供应量激增,导致粮价下降;优质小麦市场需求大,但供应紧张,供不应求使得价格较高。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农民收入的减少会降低消费量,影响消费市场的发展。③生产者要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的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优质小麦的需求量增加,农民应根据市场需要种植高筋小麦,调整种植结构,满足市场需求。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