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天北京的天气显得格外晴朗,天安门雄伟壮丽……下午3时,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礼炮齐鸣,全场沸腾起来。

材料二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出兵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三  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推翻了这种旧土地制度。

——以上材料摘自《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天”指的是哪一天?

(2)这一天升起的五星红旗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国旗的?该会议还通过了哪部具有宪法作用的文件?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参战军队的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的司令员是谁?

(4)材料三中的“旧土地制度”指的是哪一种土地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哪一年人民政府对这种旧制度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法律文献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 (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4)封建土地所有制。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1)分析材料一的“下午3时,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礼炮齐鸣,全场沸腾起来。”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举行。(2)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改北平为北京作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3)分析材料二的“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参战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军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彭德怀。(4)分析材料三的内容,可知“旧土地制度”指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了改变“旧土地制度”,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实行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