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评析网络事件

题目描述

【题目】评析网络事件

事件一:网上预约挂号,病例实现多家医院网络共享,患者不用再做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网上订餐……就算去菜市场买一棵葱也可“扫一扫”支付。如今,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满足人们各种生活需要。

(1)概括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事件二:小青妈妈的手机微信中转来《坏人变老人!在上海某公交车上50岁老头暴打8岁儿童!!》的帖子,妈妈要转发,小青赶紧劝阻并上网搜索该信息,原来上海警方已发布通报,该帖文内容纯属谣言,编造该谣言的犯罪嫌疑人江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妈妈说:“反正这信息又不是我编的,真的假的,也不能怪我,自己只是动手转发,无伤大雅。”小青反驳道:“发布网络信息不能没有底线……”小青又上网搜到以下相关信息,并从“网民与遏制网络谣言”关系的角度对妈妈进行劝说。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小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2)你认为发布网络信息的底线是什么?小青应如何劝说妈妈?

(3)小青的做法对我们使用网络有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互联网改变(方便)了人们的生活。(2)法律。传播谣言是违法行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打击网络谣言岀一份力;对网络谣言要有分辨能力;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3)自觉遵守网络规则;理性使用网络。

(1)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主要是向我们说明网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说明了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进行回答。(2)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网络生活也是如此。所以,发布网络信息的底线是法律。题文中,小青的妈妈要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小青应该劝说妈妈,具体围绕着传播谣言是违法行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打击网络谣言岀一份力;对网络谣言要有分辨能力;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等内容进行说明。(3)本问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小青自觉做到了正确使用网络的内容,对其认识,从自觉遵守网络规则、理性使用网络等角度进行简单说明即可,无需做过多展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