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
题目描述
【题目】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共同探究。
材料 拉萨市大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拉萨市西藏人民会堂前的广场上的“民族团结宝鼎”(青铜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中央政府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的,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从“唐蕃会盟碑”到“民族团结宝鼎”,历史就此跨越了一千多年。人们在历史中见证了汉藏人民团结友好的事实,同时也见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不容置疑与更改的事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与吐蕃交往的重要史实。
(2)透过汉藏关系史,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述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
(3)根据材料,指出“唐蕃会盟碑”与“民族团结宝鼎”所包含的相同意义。
答案解析
(1)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吐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吐蕃;唐穆宗时,唐蕃订立盟约,刻“唐蕃会盟碑”。(2)战与和交织,但以和为主。(3)促进了汉藏人民的交往和友谊,使汉藏人民关系日益密切等。
(1)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唐和亲,迎娶了金城公主。他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著“和同(为)一家”,自称“男”,称唐朝皇帝为“舅”。唐穆宗时,唐蕃订立盟约,并专门刻“唐蕃会盟碑”,表明世代友好。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既有战争,也有长时间的和平交往,其中,和平交往是主流。(3)依据材料中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民族团结宝鼎’……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可知,二者都促进了汉藏人民的交往和友谊,使汉藏人民关系日益密切。
相关试题
【填空题】 根据属七和弦解决的声部进行的规则
(单选题)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
(多选题)牛黄的性状特征:()
以下同学的行为能体现平等待人的是( )
【单选】关于鼠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发现本单
公元前705年,周桓王伐郑,大败,被射中肩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主要原因是
(多选题) 调查人员在接收土地登记人员转来的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
某大型水闸施工过程中,由于临时围堰施工的需要
累计发病率
下列不属于保险人应履行义务的是()。
下列哪种情况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
关于对称三角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重放攻击是主动攻击网络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邮储银行对下列支票应予以退票:()
28. 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
TRIZ理论中“九屏幕法”的X轴和Y轴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