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探索史、救亡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探索史、救亡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自洋人构衅以来,至今数十年矣。迨咸丰年间,内患外侮,一时并至,岂尽武臣之不善治兵哉?抑有制胜之兵,而无制胜器,故不能所向无敌耳。”

材料二  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孙中山先生的名字是一个伟大的界碑。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江泽民

材料四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发起了哪一运动?用一句话概括该运动的作用。该运动有局限性吗?如果有,请你写出来。

(2)材料二中,“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在中国后来转化成了怎样的实际行动?这一行动在社会上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孙中山先生是怎样开启“新时代”的?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为开启“新时代”而提出的主张。请指出材料四中“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的含义。

答案解析

(1)洋务派;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并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意思相符即可)(2)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三民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民权主义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无制胜器……”可知,这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他们发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运动有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并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可知,这就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意义巨大,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四“孙中山……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可知,孙中山开启“新时代”,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为此,1905年,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这是说,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民权主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