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面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不少救国人士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材料一:人物图片集。

(1)图1的人物是晚清最有争议的重臣之一,第二次鸦片战后,面临内忧外患,他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战后,某项条约的签订,他处于国人的一片骂声之中……请回答图一的人物是谁?他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2)图1人物所倡导的变革不仅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反而在甲午战争中彻底破产,民族危机的加深促使维新人土进行政治变革,以图2人物为代表的维新人士进行的救亡运动是什么?

(3)图3人物是以革命的方式探寻救国的道路,他的名字是?

(4)图2和图3在探寻道路上对清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一个旨在挽救清政府,另一个旨在什么?不同的方式却有近乎一样的结局,他们的最终结果说明了什么?

(5)几经的探索失败促使人们寻找新的革命动力,100年前,图4的人物在《新青年》上刊登了一片文章,从此,中华大地上第一次有了我们坚定不移的思想旗帜。请问图4人物刊登的文章是什么?

材料二:珍贵图片集。

(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变革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红船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李鸿章;《马关条约》(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3)孙中山(4)推翻清政府;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5)《我的马克思主义观》;(6)条件: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精神: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后,面临内忧外患,李鸿章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发动了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2)依据所学可知,图2人物是梁启超,李鸿章所倡导的洋务运动不仅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反而在甲午战争中彻底破产,民族危机的加深促使维新人土进行政治变革,以图2人物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进行了救亡运动的戊戌变法运动。(3)依据所学可知,图3人物是孙中山,主张以革命的方式探寻救国的道路。(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2 人物梁启超旨在挽救清政府,图3人物孙中山旨在推翻清政府;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不同的方式却有近乎一样的结局,都失败了,他们的最终结果说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5)依据所学可知,图4人物是李大钊;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介绍,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思想基础。(6)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第二问开放性题目,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