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

题目描述

【题目】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面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幅图

材料二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1)依据材料一图一和图二,说明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图三是哪一水利工程?

(2)材料二中汉文帝采纳了贾谊和晁错的建议,提倡实行什么政策?文景时期,西汉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

(3)材料三中“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

(1)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水利工程:都江堰。(2)政策:以农为本。局面:“文景之治”。(3)影响: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4)因素: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重视兴修水利;恰当的经济政策;战乱与人口迁移。

(1)依据材料一图一和图二,可知,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的情况;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措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三是都江堰水利工程。(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采纳了贾谊和晁错的建议,提倡实行了以农为本的政策;在文景帝时期,西汉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指的是经济中心南移,使我国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4)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重视兴修水利;恰当的经济政策;战乱与人口迁移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