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9:44:18

辛亥革命是中国步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辛亥革命是中国步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构想共和)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1)据材料指出孙中山主张用什么主义来改造中国。材料中认为需同时进行哪两方面革命?

(浴血共和)(辛亥革命亲历者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原因甚多。尤以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廷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首义”发生在哪里?依据材料概括首义发生的原因。

(缔造共和)

材料一: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驶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进步主张?

(维护共和)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耶?既忘共和,即成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5)材料中孙中山为什么称袁世凯为“民贼”?他是如何“戮此民贼”的?

(6)综合上述材料,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第一问:根据“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可知,孙中山主张用三民主义来改造中国。第二问:根据材料“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可知,孙中三认为同时在政治和社会上进行革命。(2)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首义发生在武昌。第二问:根据材料“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可知,首义发生的原因是黄花岗起义博得全国同情;四川保路运动激起民众怒火;清政府严酷镇压革命党人的危急形势等。(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成立中华民国。(4)“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体现了主权在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则体现了国民平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驶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则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5)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袁世凯要复辟帝制,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宗旨,因此孙中山成他为“民贼”。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了二次革命。(6)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皇帝制度。领导二次革命,打击袁世凯复辟帝制。因此他的革命目标是民主共和。

(1)主义:三民主义两方面: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民权平等、经济平等)。(2)武昌。原因:黄花岗起义博得全国同情;四川保路运动激起民众怒火;清政府严酷镇压革命党人的危急形势等。(任答2点)(3)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成立中华民国。(4)主权在民(或权力属于人民或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国民平等、自由(民主、自由);三权分立;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等(不同内涵任2点)(5)袁世凯复辟帝制(既忘共和),护国运动。(6)民主共和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