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13:08:37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天出于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天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材料三: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图为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

材料四: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主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小农经济的特点。

(2)请概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3)材料三所反映的战争有人说是十四年抗战,有人说是八年抗战。你赞同哪一种,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4)针对材料四中“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从小农经济的特点、鸦片战争的影响、抗日战争等方面来分析。(1)从材料“夫在芸耨,妻在机杼”“眷夏天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2)根据苏绣知识可以得出,《南京条约》的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从“有人说是十四年抗战,有人说是八年抗战”中选择一种观点;然后结合抗战的相关史实论证观点即可。(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人大制度、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脆弱性、封闭性、保守性、落后性。(2)“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赞同第一种说法: 1931年九一八事件,日军局部侵略东北,中国人民奋起局部反抗。因此是14年。赞同第二种说法: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民侵华战争,中国全面抗战,因此是八年。(4)人大制度、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