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青少年的生活是美好的,国家和社会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

题目描述

【题目】青少年的生活是美好的,国家和社会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护。但是生活中也有阴影,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生活在线】

    2014年我省调整完善了省对县、县对乡镇的财政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与乡镇脱钩,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先后实施了“校校通”工程(为每所农村学校新建网络教室)、“四项配套”工程(图书、实验仪器、体育和艺术教育器材配套)、“龙芯”电脑推广应用工程、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和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一方面的保护?(2分)

(2)“特别的你”能从材料中感受到自己的哪些权利得到了保障?(4分)

【学会自护】

(3)下边图框中有一项做法欠妥,请找出并 说明理由。(6分)

 

(4)生活中难免会有意外。当你遇到下图情境时,你的有效对策是什么?(8分)(要求:至少说出两种有效对策,且不得雷同。)

 

 

答案解析

(1)社会保护(2分)(2)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4分)(3)“路遇敲诈勒索,殊死抵抗”说法欠妥。由于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均未发展成熟,是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没有能力与歹徒抵抗;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也可从生命角度组织答案)(6分)(4)大声呼救、寻求帮助、迅速报警等。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特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四种特殊保护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区别四种保护主要看行为主体。材料一的行为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所以是社会保护。(2)从“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看出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得到保护。从改善学校设施以提高教学质量看出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得到保护。(3)本题为行为评析题,找出错误的行为并说明理由。“路遇敲诈勒索,殊死抵抗”说法错误。理由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勇敢,更要机智。在保护自身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分子斗争。(4)本题为做法类问题,考查面对险情如何做。面对家中被盗的情况,首先要提高警惕,不能独自一人进家门,要大声呼救,找邻居帮忙。或是给父母打电话。或是拨打110报警。本题的回答原则是保护自身安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