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7:59:46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

题目描述

【题目】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0到19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

——《张军谈1929:危机经济学的诞生》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苏联模式”的名称,并从该模式的弊端的角度分析其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

(2)据材料二,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结合所学知识,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要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入手,分析斯大林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片面发展重工业,对地方和企业的发展不够重视,阻碍经济持续发展等等。(2)本题考察罗斯福新政。本题要求的是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因此我们要结合罗斯福新政在金融领域的措施来回答,主要包括银行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这两方面。对于特点我们可以从它与之前政策不同之处入手,得出的是国家对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干预。(3)从材料中“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可以看出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对基础工业着重发展,并且速度较快。原因:可以从当时的背景出发,如材料中提到的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4)本题属于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学生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得出相关的结论。根据上面的三个材料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最好的经济发展制度,只有最适合本国发展情况的制度,因此要遵循客观规律,找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制度。

(1)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斯大林模式)。原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损害农民利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2)措施:银行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特点:基础工业发展最为迅速。原因:实现了关税处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4)认识:经济模式必须因时而变;遵循客观规律;符合本国国情。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