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停止理论思考。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停止理论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军像一棵树,只有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开花结果。

——严复(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1)北洋水师最后的结局如何?你认为“合适的土壤”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天演论》……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

——胡适(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2)《天演论》的什么主张“延烧着少年人的心和血”?胡适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说一说胡适和严复思想的共同之处。

答案解析

(1)北洋水师在1895年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社会制度。(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民主”和“科学”;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1)第一小问:北洋水师在1895年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黄海海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由此夺得黄海制海权,1895年,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海军像一棵树,只有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开花结果。”可知,“合适的土壤”指的是社会制度。(2)第一小问: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译著的《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中国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第二小问: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在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第三小问:因而严复和胡适思想的共同之处是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