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6:12:18

我国自近代以来经历了艰难而又卓绝的发展历程。九年级三班学生对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自近代以来经历了艰难而又卓绝的发展历程。九年级三班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演变展开了探索,请你参与。

【曾经的机遇】

材料一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出现材料一中所述问题的“旧经济基础”是什么?“革命性变化”中,作者期待的变化结果是什么?

【机遇稍纵即逝】

材料二(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2)结合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发展的状况的原因。

【西方也会惊讶】

材料三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的原因

【自我的灭失】

材料四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奋起的力量】

材料五

(5)依据材料五,指出为什么在1958年前后能耗最高。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你能得出什么道理。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是指大量财富进入中国没有改变传统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实现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即由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的转变。因此“旧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革命性变化”中,作者期待的变化结果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2)根据材料二“(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成果,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队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因此,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发展的状况的原因是辛亥革命的积极政策。一战时期的黄金机遇(3)根据材料三“……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1929年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较小,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区去。(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民族工业处于困境的原因: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任一条即可)(5)第一问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前后能耗最高的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就是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第二问根据材料五中的数字可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产业结构日趋优化高效节能;经济快速发展,总量明显增加。第三问根据上述材料及分析给我们说明的道理是:政局稳定、政策正确积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要坚持改革开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发展中国国力。

(1)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2)辛亥革命的积极政策。一战时期的黄金机遇(3)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措施积极且相对稳定。经济危机影响小(4)原因: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经济政策失灵。(任一条即可(5)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产业结构日趋优化高效节能;经济快速发展,总量明显增加。道理:政局稳定。政策正确积极。要改革开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