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探究历

题目描述

【题目】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探究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农业进步】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1)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想一想,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材料一又反映了商鞅变法怎样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  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

——唐太宗

(2)唐太宗这句话包含了什么治国思想?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

【现代农业变革】

材料三  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3)观察材料三,从F到G我国粮食产量呈现怎样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

(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重农抑商;(2)重视民生。轻徭薄赋。(3)迅速增长的趋势;主要是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法令规定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因此,确立了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僇(lù)力本业”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2) 根据材料二“……民愁则国危……”可知,这体现了唐太宗重视民生的思想。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 根据材料三中从F(198年)到G(1997年)粮食产量变化的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量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 1980年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经济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出现了从F到G我国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趋势。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