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所有见闻口述成一本书,该书向西方人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材料二:……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到了中亚、西亚和欧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谁?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哪些方式?

(3)请任意写出一件除材料外能表现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史实。

(4)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该如何对待世界多样的文明?

 

答案解析

(1)马可·波罗(2)和平交流战争(暴力)冲突(3)阿拉伯数字西传、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征服等(4)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坚持自己优秀文化的同时,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是13世纪威尼斯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历时四年,在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自称在中国游历了17年,并曾担任了元朝官员,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地方。(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方式有:和平交流;例如: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于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据称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历时约四年,于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战争(暴力)冲突;例如:罗马帝国的对外战争。(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史实有:阿拉伯数字西传、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用的计算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去做生意。后来,阿拉伯人把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待世界多样的文明,应该: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坚持自己优秀文化的同时,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合理利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