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21 02:32:18

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

题目描述

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E、相关知识:避讳种类

F、[国讳]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

G、[家讳]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

H、[内讳]实际上也是家讳,所不同的是指避母祖名讳

I、[宪讳]指对上司官员的名讳

J、[个人讳]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名字的避讳。

K、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L、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

M、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

N、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O、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

P、避讳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改字法、缺笔法、空字法。另有避名称字、改变称呼.为了尽量克服避讳带来的弊端,减少讳字,封建帝王采取了两种约定俗成的取名方法:一是大量采用单名,二是采用冷僻字取名

Q、hong)、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本站整理有大量高等教育、资格考试类试题答案,Ctrl+D收藏备用!

答案解析

A无

A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