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21:45

(1)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

题目描述

【题目】(1)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但流传甚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为学派,不同学派以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对史料的概括、整理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请把上述观点的序号填入对应的表格里。

学派思想

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序号

 

 

 

 

 

 

答案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故D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强调在艺术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其目的是为了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而不是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目的是为了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而不是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不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主要目的,故C选项错误。(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的是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出自孔子《论语》,因此①属于儒家思想;“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指的是政事分给地方官员来做,大权集中在中央,圣明的君主独掌大权,四方的官员都来效力,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思想,②属于法家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道家朴素的辩证法,③属于道家思想;“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墨家“兼相爱”的思想,因此④属于墨家思想。综上所述,填入对应的表格应是③①④②。

(1)D(2)③①④②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