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人物展现历史辉煌。

题目描述

【题目】人物展现历史辉煌。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秦始皇与汉武帝是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2)材料二中为实现大一统,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时期哪一位思想家的理论?在此制度下,中央政权机构中负责监察的是哪一官职?

材料三  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3)材料三中的“偃”是指谁?“上从其计”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削弱了地方诸侯对中央的威胁?

材料四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摘自何燕江《孔子》

(4)在汉武帝时期,采取了哪项措施使孔子“被放在一个神坛上”?

(5)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长期对中原王朝形成威胁。为了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秦始皇、汉武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6)秦始皇、汉武帝无疑是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是历史上他们也不乏负面评论。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案解析

(1)分封制;废分封,立郡县。(或实行郡县制)(2)韩非。御史大夫。(3)主父偃;颁布“推恩令”。(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秦始皇时派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长城(或筑长城,御匈奴);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6)①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②从功和过两方面评价历史人物或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全面准确地评价;③抓住主要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进行评价

(1)从材料一的“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可知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分封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韩非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为实现大一统,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时期韩非的理论。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皇权至高无上,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行政制度是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中央机构,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秦朝中央政权机构中负责监察的是御史大夫。(3)依据材料三的“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偃”是指主父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创立的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也促进了大一统王朝的巩固。(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长期对中原王朝形成威胁。为了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秦始皇时派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长城;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6)秦始皇、汉武帝无疑是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是历史上他们也不乏负面评论。我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原则是: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②从功和过两方面评价历史人物,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全面准确地评价;抓住主要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进行评价。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