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题目描述
【题目】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中国文化。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由材料“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可见欧洲的自然科学;由材料“《大学》、《论语》等典籍”,可见中国的儒家经典。第二小问,由材料“一次相互的启蒙”,可见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2)所谓“中国热”首先是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到欧洲并引起反响,再者,启蒙思想家借用中国文化的某些内容表达反封建专制和天主教神权统治主。(3)结合17、18世纪德意志的政治状况和启蒙运动时期的背景解答即可。就德国而言,要突出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借以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德意志统一;就法国而言,伏尔泰借用中国的科举制和民本思想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
(1)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中国的儒家经典;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2)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到欧洲并引起反响;欧洲思想家借用中国文化表达其主张。(3)德意志分裂割据;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法国教会势力强大,封建等级森严;伏尔泰借儒学和科举制抨击天主教会和等级制度。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收报员收到电报后,应检查项目【】
(多选题)以业务管理机构为中心的缺点()。
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
中国唯一与皇帝年号同名的县是?
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指出“毫无出路的处境十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
侧缝烫无纺衬是为了固定归拔的量并调整旗袍的造
有些地方公共政策的出台,号称充分听取了公众意
欧盟三大支柱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单选题】 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
以下关于债务人履行的表述,错误的是()。
天河工程是指通过科学分析西部对流层大气中存在
卫生空间中的基本设备,部分独立部分合为一室的
()的发育在童年时期(即第一个十年)几乎没有
网络借贷所包括的类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有关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6世纪的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
隧道需要配置哪些消防设施?
位为个人办理商业性补充养老保险如何缴纳个人所
你正开始一个新项目,项目配以虚拟团队,成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