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晩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勢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

材料三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要求答两位)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的过程变化。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军事技术(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3)发起新文化运动;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任写两个,一个一分)(4)先学技术(器物),再学制度,然后学思想。(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因此“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为了“御侮自强”,清政府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2)根据材料“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可知出自梁启超主张变法的文章《变法通议》。由此他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新知识分子为了唤醒民众、开启民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他们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由此可知我国向西方学习经历的过程是先学技术(器物),再学制度,然后学思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